在建筑施工、市政维护等工作中,高空作业车是提高效率的重要设备。然而,当遭遇暴雨、大风、暴雪、雷电等恶劣天气时,能否继续使用高空作业车?又有哪些安全规范需要严格遵守?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大风天气是使用高空作业车的一大挑战。通常情况下,风力达到 5 级及以上时,不建议使用高空作业车。因为强风会使高空作业平台产生晃动,降低作业稳定性,增加人员坠落和设备倾覆的风险。即使风力未达到 5 级,在作业前也需对风向、风速进行全面评估,确保作业过程中不会因风力突变而引发危险。若必须在风力较弱时进行作业,应尽量降低作业高度,减少臂架伸展长度,同时固定好作业平台上的工具和材料,防止被风吹落造成伤害。
暴雨天气同样对高空作业车的使用有着严格限制。持续的暴雨可能导致地面湿滑松软,使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受到影响,容易发生侧翻。此外,雨水还可能渗入设备内部,损坏电气元件,引发短路等故障。因此,在暴雨天气或地面存在大量积水、泥泞的情况下,严禁使用高空作业车。若作业过程中突降暴雨,应立即停止作业,将高空作业车驶至安全、干燥、地势较高的地带停放,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尤其是电气系统和制动系统,确保其性能正常。

雷电天气是高空作业的绝对禁区。高空作业车处于较高位置,容易成为雷电的攻击目标。一旦遭受雷击,不仅会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,还会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。所以,在雷电天气来临前,必须提前停止一切高空作业,将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,关闭并妥善保管高空作业车。同时,避免将车辆停放在大树、高塔等易遭雷击的物体附近。
暴雪天气下,积雪和结冰会影响高空作业车的行驶和操作性能。积雪可能覆盖道路和作业场地,导致视线受阻、路面打滑;结冰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,增加车辆失控的风险。在暴雪天气,除非有特殊的防滑、除雪措施,并经过专业人员评估确认安全,否则不应使用高空作业车。若在雪后进行作业,需先清理作业区域的积雪和结冰,检查车辆的轮胎、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位,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。
除了根据不同天气情况判断能否使用高空作业车外,无论何种天气,在使用高空作业车时都需严格遵守一系列安全规范。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取得相应资质证书,熟知设备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;每次作业前,都要对高空作业车进行全面检查,包括液压系统、制动系统、安全防护装置等;作业过程中,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等防护用具,严禁超载、超范围作业;同时,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,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护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危险。
恶劣天气下使用高空作业车存在诸多风险,必须谨慎判断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。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,才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,保障高空作业顺利进行。